顯示具有 Progreso - 工作進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Progreso - 工作進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9/23/2009

近期工程內容概述

牆體修復工程牽涉到歷史古蹟牆面的修復,因此牆體修復工程的處理方式與處理其他一般牆體不同,材料配比以考慮不破壞歷史牆面與維持外觀古風為主。

主要工作項目包含:
第一階段初步工程之材料儲藏室搭建作業,以灰砂將地面整平。
第二階段牆體修復工程之牆體修復作業,主要中庭迴廊四周的舊表面牆面粉刷層強固作業,上保護歷史牆面的修復材。
第三階段牆頭整建工程之外牆牆頭填磚補砌,屋頂之屋架與牆體間之間隙以砌磚封閉阻絕室外之風雨。
第八階段設備工程之衛生空間作業,以輕隔間表面水泥粉刷與安裝天花為主。
第十一階段之內裝展示工程,包含內部隔間牆山形部位封閉作業,磚與磚勾縫表面清理與牆頭斜版表面灰泥處理等。

1. 階段一 初步工程之工程進度
為了搭建臨時材料儲藏室,利用現有的灰砂與木板搭建臨時空間。



2. 階段二 牆體修復工程之工程進度

中庭水池迴廊四周牆體修復。在安地瓜委員會成立之前,安地瓜發生大地震,古蹟牆體結構遭破壞。當時為了即時搶救舊建築牆體,一群工兵利用混凝土加固破裂的歷史牆面。由於混凝土之化學成份易傷害歷史牆體,因此本修復工作之一是去掉混凝土牆面,並上修復材保護牆面。



3.階段三 牆頭整建工程之外牆牆頭磚砌補砌
此工程目的在於利用磚砌補屋頂與牆面之縫隙,一方面填補縫隙,一方面避免外面風雨進入室內。


4. 階段八 設備空間之衛生系統施工作業
利用木橫樑搭建衛生空間之天花版。


5. 階段十一 內裝展示工程之室內裝潢作業
此部分之工作為塗刷灰泥在牆頭斜板上,以灰泥處理牆頭斜板與磚牆面之間接觸的部分,並同時在磚牆上作灰泥粉刷。

4/24/2009

Sor Juana 施工進度報告(3)

本期(2009年3月至4月)工程進度仍然受限於台灣第二期捐贈款之動支程序尚未核可之情況,因此無法進行後期如門窗及設備等工程。



本期主要工作的項目包含:第二階段之牆體修復工程、第三階段之牆頭整建建工程、第五階段之屋頂工程、第七階段之水平高度工程而施行的開挖、第八階段之設備工程及第十一階段之內裝展示工程。近程施工狀況如下圖文說明。

第二階段之牆體修復工程包含敲除含有水泥的牆體部位,並使用加壓水洗清潔及空氣加壓機利用加壓空氣與沙礫來清除牆面污漬。


1. 沙粒使用前須晒乾。2. 修復師使用空氣加壓機與沙粒清潔牆面。3.可清楚看到清洗前後之差別。

1-2. 使用石灰灰漿((左)內層為石灰與火山土、(右)中間層為白砂、河砂及石灰)修復敲除的部分。3.修補上第三層較細膩的石灰灰漿,再使用海綿摩平製造出與原始粉刷表面一致的紋理。

第三階段之牆頭整建建工程,包含後院小教堂3側牆頭裝飾線腳製作及牆頭新磚砌部分的粉刷作業。


1. 使用碎磚頭與鐵絲與石灰灰漿磚砌小教堂南側線腳。2-3.使用木模板架置於線腳邊,磚砌時可依其形狀裁切所需磚頭。4.磚砌北側裝飾線腳,完成磚砌鼎端後,將進行潑漿的作業。5-6.線腳後側部分也將配置鋼筋澆灌混泥土做為基座以防牆頭線腳外傾。7-8.開始潑上石灰灰漿並使用木模板將多餘的灰漿去除。9.使用鏝刀做最後的修飾。

1. 粉刷牆頭新磚砌部分前,須先將污漬去除。2. 右上角可看見以新粉刷的部份。3. 開始於室內新建牆頭部分進行粉刷。

第五階段之屋頂工程,包含前院迴廊屋瓦鋪設作業。



1. 清潔屋瓦。2. 裁切屋瓦。3. 將屋瓦浸入一種叫eternocrete 的粉末與水混合液,晒乾後使用。4. 先將直排每隔5排先堆砌好後再進行頂端與末端的2橫排。5.堆砌好後,開始填補第二層石灰灰漿。6. 舖設完成,可看見每間隔5排及頂末端的2橫排有石灰灰漿痕跡。
第七階段之水平高度工程而施行的開挖,持續於前院室內進行挖除長年堆積的沙土,並使用空氣加壓器與小鑽頭清理原始地坪,恢復原始地坪紋理。


1-2. 使用空氣加壓器與小鑽頭清理原始地坪上的塵土、再使用刷子將'鬆動的泥土掃除以展示原始地坪。3.清理過後的原始地坪。
第八階段之設備工程,包含衛生系統的地坪開挖、配管、隔間牆與其地基施作等作業。


1-2. 挖鑿隔間牆地基及管道,並配置鋼筋。3. 配置隔間牆地基鋼筋與支撐隔間牆鋼筋。4. 配置污水排水管與集水槽。5. 挖鑿排給水管道及配置塑膠布於原始牆面。6. 配置木模板,澆灌水泥混泥土。7. 配置排給水管及木模板及灌漿。8. 水管及隔間牆地基已完成,開始架設保麗龍隔間板。9. 周圍隔間板配置。10. 塗上水泥灰漿於隔間板上。11. 配置廁所隔間的隔間牆板。12. 將水泥灰漿塗上隔間牆板。
第十一階段之內裝展示工程,包含牆頭隔間板與斜板架置作業。


1. 配置固定牆板的鋼筋於牆頭。2. 於保麗龍隔間板上潑上水泥灰漿約4-5公分厚,等乾固後再裁切。3. 將有水泥灰漿的隔間牆板配置於牆頭。4. 開始將裁切好的隔間板配置於牆頭,配合張力構件之角度。5-6. 牆頭保麗龍斜板後有一鋼筋支撐,配置木模板至張力構件處,準備開始灌漿。7.粉刷好的牆頭隔間牆板。8. 於斜板上配置木模板並灌漿。9. 持續於斜板頂端灌漿並於後方灌漿作為斜板基座。

Sor Juana 施工進度報告(2)

Sor Juana 2009年1月至2月的修復工程進度仍受限於台灣第二期捐贈款之動支程序尚未核可,以及一月份為多數工人之年休假期,因此本期工程主要還是以屋架工程為主。在2月13日本小組與各部會於瓜國外交部進行協調討論後,CNPAG於2月23日增派工人至25人以全力進行Sor Juana修復專案工程。


綜合而言,本期主要工作的項目包含:第二階段之牆體修復工程、第三階段之牆頭整建工程、第五階段之屋頂工程、第七階段之水平高度工程及第十階段之景觀工程。近程施工狀況如下圖文說明。


第二階段之牆體修復工程,包含敲除含有水泥的牆體部位,並使用原始及自然材料進行牆體修復與粉刷作業,以及灰泥裝飾之修復和色彩試驗,並使用加壓水洗的方式清潔所有仍有霉菌汙漬的牆面。

牆體修復:1-2. 使用仙人掌汁液與石灰混合液及石灰灰漿修復敲除的部分。3. 修補上第二層較細膩的石灰灰漿,再使用海綿摩平製造出與原始粉刷表面一致的紋理。4. 將含有水泥成分的牆體敲除。5. 使用仙人掌汁液與石灰混合液及石灰灰漿修復前中庭泥飾的部分。6. 修復師嘗試調配出所需的彩繪色料,使用石灰、磚頭紅砂、河砂等天然材料。7. 因調配不出所需要的顏色,建築師與修復師決定購買市面上含有石灰的天然色粉來調配。8. 使用石灰、白沙、天然色粉及磚頭紅砂所調配出來的顏色,試彩於修復後牆體上來確認效果。9. 修復師將所選出來的顏色彩繪於一修復後的泥飾,將由CNPAG確認決定後,再繼續修復彩繪其他泥飾。

牆面清潔:1-2. 修復師使用馬達加壓機(car wash)水洗後中庭室內外牆面,可清楚看到清洗前後之差別。3. 存留原始彩繪的部分則是使用水與肥皂手洗清潔。


第三階段之牆頭整建建工程,包含後院北側與東側雨水天溝建置作業。

圖片說明:1.磚砌後中庭東側天溝女兒牆。2.使用木板固定將澆灌混泥土的部分。3.女兒牆將澆灌混泥土的鋼筋部分。4.完成女兒牆鋼筋灌漿部份後,架置女兒牆頂端裝飾線腳木模板。5.女兒牆頂端裝飾線腳部分也配置鋼筋。6.澆灌混泥土後,拆除木模板。7.粉刷女兒牆內側。8.粉刷女兒牆外側。9.將石灰灰漿潑上女兒牆頂端。10-11.將石灰灰漿潑上女兒牆頂端後,再使用事先製作好的木板模形,雕朔出所設計的裝飾線腳及使用木坯板作最後的修飾。12.已完成的女兒牆及裝飾線腳。



第五階段之屋頂工程,包含墊高屋架櫞木之牆頭混凝土塊體施工作業、屋架裝配施工作業及配置張力構件作業。


牆頭混凝土塊體施工作業及屋架裝配施工作業:1.塗抹防蟲液於櫞木架上。2.牆頭混凝土塊體施工作業。3.配置後中庭迴廊桁木。4.架置櫞木架。5.架置桁木。6.配置度鋅浪板。

配置張力構件作業:1.於櫞木頂端鑿洞,將配置張力構件。2.始用電鑽由下而上鑽孔,為配置鋼筋拉桿。3.配置鋼筋拉桿。4.使用壓夾與電鑽配置ㄇ型鐵板與鐵螺帽。5.張力構件中連接牆頭與ㄇ型鐵板之構件。6.櫞木架的張力構件。7.凹折張力構件中的長拉桿。8.焊接長拉桿與ㄇ型鐵板。9.加固櫞木與牆頭混泥土塊的鐵板。


第七階段之水平高度工程而施行的開挖,開始於前院室內進行挖除長年堆積的沙土,恢復原始地坪,及開挖未來管線溝槽。


圖片說明:1.挖除前中庭南側室內的泥土,圖片中所見為原始地坪與牆柱。2.建築師正在討論將如何展示原始地坪。3.挖鑿牆體周圍透氣通道,使原始牆體底部達到防潮效果。



第十階段之景觀工程,開挖入口迴廊無障礙空間通道,並發現原始牆體,決定依其位置重新設計無障礙空間通道。

圖片說明:1.因挖鑿出原始牆體,建築師決定改變通道設計,白色線條為新通道位置。2.挖鑿出原始的牆體。3.挖鑿出原始的牆體,將融入新通道設計,展示原始地坪與牆體。

11/25/2008

Sor Juana 施工進度報告(1)

Sor Juana修道院修復計畫設定之施工時間為期18個月,全部工程依施工項目屬性界分為十一個階段工程期別, 依序為:
階段一  以修復前之考古調查, 建築現狀調查等項目之施工前置作業。
階段二  破碎牆體修復及強固等作業。
階段三  牆體牆頭修補前高層測量及設定。
階段四  入口區域工程項目及考古遺蹟展示窗施工作業。
階段五  屋頂工程。
階段六  博物館規劃及策展。
階段七  中庭原地坪高程恢復工程及中庭迴廊重建工程。
階段八  水電配管及燈具安裝等作業。
階段九  門窗等木作工程。
階段十  植栽綠化工程。
階段十一 展覽內裝作業。

本工程自2007年2月起開始,迄今已進行至階段七之施工作業。階段五之屋頂修復作業因限於撥款期程,採購材料款尚未到位,因而此階段工程需延緩至下一期款到位時方得進行。近期工程施工以階段四及階段七之工程內容為主,近程施工狀況如下圖文說明。


階段四: 入口迴廊新建工程
入口門廊工程包含修復入口圍牆強體 、拆除基地與東鄰之間的水泥圍牆、 重新粉刷西鄰之牆體、 考古開挖測繪土層下之遺跡、 最後再進行新建門廊工程。

圖片說明: 1. 與鄰居達成協議後拆除基地與東鄰之間的水泥圍牆2.考古開挖及水池基礎結構調查 3.修復入口圍牆牆體 4. 重新粉刷西鄰之牆體後進行門廊立柱施工5. 立柱為鋼筋混泥土構造外砌磚石修飾6. 立柱中央埋雨水管7. 東側門廊柱為木構造 形式及花樣預先施作 8. 木柱以榫崁入立於鋼筋混泥土柱礎上 木製上方再以榫接通樑承座(托木) 9.二披水屋架形式, 後續將於山形屋架與樑交接處加張力構件 10. 脊檁以釘接固定11.屋瓦以砂漿(MESCLA)固定於桷木上12.屋瓦每隔七步預鋪一路而後再漸次填滿


階段四: 考古開挖暨考古窗施工作業
進期考古開挖依序進行入口迴廊周邊、 修道院牆體基礎開挖測繪、中庭水池結構體及周邊、以及中庭土層下兩米之遺跡調查等工作。考古調查於本工程歸倂為第一期工程項目, 而考古窗施工作業為第四期工程項目,因兩者在工作上的關連性,因此一併說明。

圖片說明: 1. 入口廊道中段水池考古開挖及基礎結構調查 2.位於小教堂側房間考古開挖 3. 中庭牆基礎開挖及考古調查 4. 考古開挖所獲得之殖民時期陶器碎片 5. 陶罐碎片整理及陶罐重組 6. 大門入口處考古開挖所發現之殖民時期浴室及花台 此處不回填保留以考古窗型式展示 7.考古窗為露天形式邊緣砌檔土石牆 8.考古窗擋土石牆施工 9. 擋土石牆施工過程


階段七: 中庭原地坪高程恢復工程及中庭迴廊重建工程
本工程包括原始地坪高層挖掘與戡定、遷移及設計排水系統、回廊柱礎型式設計與施工、最後配合屋頂工程施工迴廊立柱及屋頂工程。目前此項工程進度已於四月份完成柱礎,但受限於台灣捐贈款撥款規定,在LAS CAPUCHINAS完工開幕後才會核撥第二期款,因此無足夠款額購買構材。由四月至七月此項工程處於停工狀態。

圖片說明: 1. 中庭廊道高層戡定後回廊柱礎混泥土澆灌前植鋼筋 2.柱礎施作同時進行中庭水池周邊開挖與高層回復 3. 柱礎與柱礎基底澆灌脫模後砂漿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