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15

想想在友邦建構維護文化遺產互助合作的「一帶一路」


 文、圖/吳秉聲 發表於想想論壇

近來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掀起舉世注目與討論,尤其是台灣是否應該參與「亞投行」也帶來諸多的辯論。事實上,作為世界前三十大經濟體的台灣,若非國際政治因素我國理應能夠客觀思考是否需要參與其中,發揮應有的角色而不致淪落至連國家稱謂都飄忽不定的尷尬處境。

只是在國際外交處境處處受制於中國的現狀之下,我們常常忘了轉頭望向當前邦交國分布數目最多的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日前筆者受邀參與有關文化資產國際交流諮詢會議後即不斷思考「文化遺產」這個概念如何扮演台灣在未來與國際社會連結的關鍵力量。過去也曾為文指出今日在中美洲,在面對未來的經濟援助完全無法與中國相比的情況下,實在應該有藉助文化援助的嶄新思維。因此實有必要從中央跨部會(至少是由文化、外交與教育部等參與)的層級來構思建構台灣與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友邦文化遺產維護互助合作的「一帶一路」。

所謂「一帶」是指馬雅文明(Maya civilization)的文化遺產帶。從馬雅文明的視野出發,墨西哥南部到貝里斯、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可以成為一個跨國的文化區帶。其中的貝里斯、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皆是正式邦交國。在貝里斯境內有「祖納圖尼曲」(Xunantunich)馬雅金字塔遺跡;在瓜地馬拉內有「蒂卡爾國家公園」(Tikal National Park)與「基里瓜考古公園和馬雅文化遺址」(Archaeological Park and Ruins of Quirigua)兩個世界遺產;在宏都拉斯有世界遺產「科潘的馬雅古蹟遺址」(Maya Site of Copan)。尤其是瓜國北方的米拉多盆地( Mirador Basin) 就蘊藏豐厚的馬雅文明遺產,過去也曾尋求我國的評估協助。如果政府願意改變傳統外交思維,重新評估與尋求在當地的美國、日本、德國與西班牙等國合作,那麼不僅對保存偉大的馬雅文明做出貢獻,亦可橫向建立與歐美國家的文化合作網絡。



所謂「一路」是指建構與友邦在世界遺產維護合作的友誼之路。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友邦中現在共有十八處世界遺產:貝里斯(1處)、薩爾瓦多(1處)、海地(1處)、尼加拉瓜(2處)、聖露西亞(1處)、多明尼加(1處)、瓜地馬拉(3處)、宏都拉斯(2處)、巴拿馬(5處)、聖克里斯多福(1處)。若能以五年至十年為目標,籌措至少十億台幣的文化遺產維護合作基金,與各邦交國間建立一個常設合作機制,透過資金與技術上的協助,不但可以直接執行遺產維護,更可因此獲致深層友誼,贏得友邦人民的尊敬。過去在瓜地馬拉進行的世界遺產「安地瓜古城文化遺產維護計畫」(2005-2009)即是一個可以借鏡的案例。更重要地,透過此路將能夠真正帶動國內學院內各學科(例如:外交、外語,特別是西班牙語、考古、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維護等科系)的共同合作,真正落實培育台灣未來具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人才。 

自從去年318太陽花學運後,台灣社會已經產生了結構性改變,新世代充分展現對社會公義與國家認同的堅定信念。因此傳統由外交部門主導的對外交流模式應該轉向成為整合國內新世代各項專業的驅動力量。特別是當中國隨時可以透過抽地毯式的策略劇烈改變台灣的外交現狀之際,文化互助合作所具備的普世性與正當性將是錨定國際友誼的重要舉措,這是任何真切希望維護台灣和平穩定與自由民主現狀的政府或執政團體都應該仔細想想的議題。

沒有留言: